人过四十阳自半,九月初九重阳节敬老登高的玄学原理与斗姆元君千秋寿诞日
今天九月初九重阳节,自古就是敬老节(老人节),有重阳节登高的习俗。唐代诗人王维的《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》描述重阳节说“遥知兄弟登高处,遍插茱萸少一人”。重阳节敬老、登高都蕴含有玄学原理的。
《左传注疏》引《易》云:谓七为少阳,八为少阴,其爻不变也。九为老阳,六为老阴,其爻皆变也。九月初九阳极之数九重叠,故曰重阳节。数理阴阳来说,单数为阳、双数为阴,易经里讲阳九阴六,九为极阳之数,六为极阴之数,九与六分别用来指代阳爻与阴爻。
全阴为鬼、全阳为神,夫禀气含灵,惟人为贵,受气于阴阳,载形魄于天地。《阴阳应象大论》说“人禀天地之气生”,“积阴则沉,积阳则飞,阴阳两接,乃能成活”。 随年龄增长,人体阳气是逐步衰减的过程,人过四十阳自半,老年人阳气不足,重阳节阳气旺盛,也是一年中敬老比较好的时间节点。另外九九与久久同音,重阳节两九相逢阳气盛,敬尊长、盼岁长、喜乐安康、寿比南山。
阳气是上升的,全阳为神,所以神灵居所是天界;阴气则下沉,全阴为鬼,所以亡魂都进入阴曹地府。由于阳气上升,高处是阳气汇聚,所以九月初九登高,可以最大限度接收阳气。
道经说:斗姆为北斗众星之母,九月初九重阳节正好也是斗姆元君(斗姥元君)千秋寿诞日。斗姆元君俗称斗母,亦称斗姥,全名“中天梵气斗姆元君”,尊称“先天斗姆大经元君”,被道教崇为斗极至尊之神,《云笈七签》云:“万法皆从斗中出,万神皆从斗中役”。 斗姆元君执掌六十甲子太岁神。道教《神枢经》说:“太岁,人君之象,率领诸神,统正方位,翰运时序,总成岁功”。《论衡》载:“太岁,岁月之神;用罚为害,动静殊致”。 由于太岁大多是武将出身,故太岁又名“大将军”,亦称元辰星君。道教六十甲子太岁神,每年由其中的一位太岁轮值(称作值年太岁),统制乾坤,代天执事,为百神之统,俗谓之“年中天子”,处至尊之位,审查人间善恶,司本命祸福吉凶与流年临犯之厄,犯太岁者,流年运势曲折不顺,多有不顺之事发生。
唐朝著名风水师杨筠松说:吉莫吉于修太岁,凶莫凶于犯太岁。本命年值太岁(坐太岁),与刑太岁、冲太岁、害太岁、破太岁统称犯太岁。《三命通会》说“夫太岁者,乃一岁之主宰,诸神之领袖。太岁当头有灾祸,刑冲破害鬼推磨,流年若还逢忌神,头破血流难躲过”。老话说“命好不如运好”,犯太岁是可能导致一方面或是同时导致几方面的流年大运变差的(见下图),另外有句话“一年犯太岁,三年不起运”,犯太岁没有有些化解,还可能影响接下来几年的运势,也就是导致“一衰衰三年”。